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
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
6、《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7、《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8、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9、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引向一个目的,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美德,叫作正义,这个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说明
A.雅典城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 B.雅典城邦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C.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 D.雅典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
10、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
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 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1、.1832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
A.僭主政治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
B.1832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
C.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
12、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 立宪制和议会制
13、.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
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
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3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

材料二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7分)
3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
材料二 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
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竞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
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
(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9分)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C 6、A 7、A 8、C 9、C 10、C11、D 12、A 13、D 14、D15、C 16、A 17、D 18、A 19、C 20、D 21、B 22、B23、C 24、A25、B26、A 27、D 28、B 29、C30、A 31、A32、C
二、综合题
33、(25分)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1分)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
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6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4分)
34.(12分)
(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4分;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酌情给分。)
(2)④原因: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或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分,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酌情给分。)
⑥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实行敌视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朝鲜战争的影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任2点4
(3)形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外交形象;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任2点2分; )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2分) 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下。(2分)
(2)进步之处: 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2分) 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3分)
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2分) 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2分) 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2分)
36、答案:(1)第一次: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建设共和。但由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6分)(2)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9分)
37、(1)对德国采取了分区占领的分裂行为。(2分)历史原因: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意识形态不同及“冷战”思维的影响。(6分)
(2)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7分)
38、(15分)(1)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陆王心学的弊端,讲究经世致用。(6分)
(2)继承古代科技成就的精华;借鉴外来科学技术;注重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3分)
徐光启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发展科技,倡导经世致用,是难能可贵的;徐光启注重在实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前人和外来的科技成果,这种方法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6分)